审计的权威性特征
最新资讯
2019-07-04 02:35:52
来源:
审计的权威性特征,审计跌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的必要条件,审计的权威性总是与独立性相关,它离不开审计组织的独立地位与审计人员的独立执行。各国国家法律对世性审计制度,建立审计机关以及审计机构的地位和权利都做了明确规定,这样使审计组织具有法律的权威性,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在宪法中做了明文规定,审计法中又进一步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审计监督。
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个个人不得拒绝,阻碍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不得打击报复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负责人在没有违法失职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情况下,不得随意撤换。设计机关有要求报送资料权,检查权,调查取证权,采取临时签字措施权,建议主管部门纠正其有关规定权,通报,公布审计结果权,对被审计单位拒绝,阻碍审计工作的处理,处罚权,对被审计单位违反预算或者其他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行为的处理权,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的处理、处罚权,给予被审计单位有关责任人员行政处分的建议权等。我国审计人员依法行使独立审计权时受法律保护,如被审计单位拒绝、阻碍审计时,或有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时,审计机关有权做出处理、处罚的决定或建议,这更加体现了我国审计的权威性。 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审计人员应当执行回避制度和负有保密的义务,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 密。审计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这样不仅有利于保证审计执业的独立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审计报告与结论的权威性。
根据我国审计法规的要求,被审计单位应当坚决执行审计决定,如将非法所得及罚款按期缴入审计机关指定的专门账户。对被审计单位和协助执行单位未按规定期限和要求执行审计决定的,应当采取措施责令其执行;对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可依法追究其责任。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强制执行,这也充分地显示了我国审计的权威性。
我国社会审计组织,也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登记注册的法人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独立承办审计查账验证和咨询服务业务,其 审计报告对外具有法律效力,这也充分体现它们同样具有法定地位和权威性。我国内部审计机构也是根据法律规定设置的,在单位内部具有较高的地位和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各国为了保障审计的权威性,分别通过《公司法》、《证券交易法》、《商法》、《破产法》等,从法律上赋予审计超脱的地位及监督、评价、鉴证职能。一些国际性的组织为了提高审计的权威性,也通过协调各国的审计制度、准则以及制定统一的标准,使审计成为一项世界性的权威的专业服务。